糖心logo官網?_一級二級久久_.手.動.輸.入.網.址.聯.系.客.服.人.員.lanan_shell
?毫無疑問,安全部門那些奇奇怪怪的的規定已經影響了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比如沒收我們的精美打火機、貴重的洗發水或者漂亮的小水果刀,甚至搜身! 是不是很煩人?教訓都是拿命換來的 要知道,在“9·11事件”發生時,美國的航空安檢規則中,還是允許攜帶折疊刀的。據推測,很可能恐怖分子用來劫機的刀就是這種“合法”的折疊刀。所以出于謹慎考慮,但凡長8厘米及以上刀都不能帶上飛機,或重要的集會。 最讓人想不通的是,無論是在音樂節還是奧運會,根據安檢規定,你都不能帶飲料。為什么?難道是主辦方想趁機在會場里壟斷飲料的銷售掙一把吧?帶了又怎么樣,還真能查出一瓶水來?這看似變態的規定,是因為有一條叫做“不能隨身攜帶液態物品”的安檢規則,而這簡單10個字,是用人命換來的教訓。 2002年5月7日,中國發生了一起震驚全球的空難,一架從北京飛往大連的航班在在大連附近海域墜毀,103名乘客和9名機組人員無一生還,被稱做“五七空難”。調查原因時,居然在飛機殘骸上發現了汽油燃燒的殘留物,而飛機的燃料是航空煤油,此外,已經排除了機械故障的可能。這說明什么?通過查看當時的安檢資料,最后確定,這次空難是由一名乘客攜帶汽油登機,并“放火燒飛機”導致的。吸取“五七空難”的教訓后,中國民用航空局(Civi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簡稱“民航局”)于2003年初,發布了旅客不能隨身攜帶液體登機的通知。 “液體”引起國際航空界重視,是源于一起險些發生的、比“9·11”更嚴重的恐怖襲擊未遂事件。2006年6月10日,恐怖份子在英國希思羅國際機場,意圖用液態炸藥炸毀10架飛往美國的航班,假如得逞,至少會造成3000人死亡,比“9·11”時死的還多。恐怖分子的辦法是,把制造液體炸彈的原料裝在飲料瓶子里,安檢時很難察覺有異,帶上飛機后,他們就可以躲進洗手間,混合制成液體炸彈。這件事被發現后,國際民航組織在該年年底要求它的所有成員國,除了要檢查液體物品外,還必須禁止乘客攜帶1升以上的液體登機。 幾乎所有的安檢規定都是“吃一塹長一智”的結果。今年3月,一個年輕新疆女孩兒就差點兒干掉了一架從烏魯木齊飛往北京的飛機。她登機時帶了一瓶水和兩罐易拉罐飲料。接受安檢時,女孩兒打開礦泉水喝了兩口,安檢員見她是年輕姑娘,放松警惕沒有讓她打開易拉罐。而易拉罐里裝的是汽油,為了掩蓋汽油味,里面還摻了香水。幸好在她鉆進洗手間準備放火時,乘務員聞出了汽油味兒,不然…… 這事發生后一星期,中國民航局就對液體管制做出了更嚴格的規定:除非是小于100毫升的化妝品,其他所有液態物品統統不能隨身攜帶,必須托運。4月又緊接著規定,打火機和火柴一律不準帶上飛機。5月時,不僅規定登機只能隨身帶一件行李,還對行李的重量、尺寸都做了限制。 “小黑屋”里發生了什么? 把包放到安檢機器的傳送皮帶上,穿過“小黑屋”,大概3秒鐘后,你的包就從機器另一頭出來了。就那么幾秒鐘,管用嗎? 答案是相當管用。一說它的名字,你就明白了——這種用來檢查隨身行李的機器,叫做X射線檢查機。 既然在醫院里醫生能通過X光給你拍片子,看清你的骨骼和五臟六腑,安檢員當然也就能用X射線檢查機,“透視”通過的物體。 如今安檢用的X射線檢查機原理和醫院的一致,但更高級。回想一下醫院拍的片子,它像是身體結構的黑白素描圖像,白的地方是骨骼,越白說明骨骼密度越大,顏色深的地方是肌肉和內臟,顏色越深說明越是柔軟,易被X射線穿透。因為當X射線光子穿過你的身體時,遇到的障礙密度越大、原子質量越大,就越容易被截留住,到達另一頭的光子數量就越少,最終在圖像上呈現出來的顏色就越淡。 如果要求安檢員們像醫生看X光片子那樣看受檢物的透視圖,是非常不人道的。醫生根據X光圖像做判斷,要有經過多年的專業訓練,而且得細細看,絕不可能看3秒鐘就能下結論。安檢用的X射線機拍出來的東西和醫院的一樣,也是層層疊疊的黑白圖片,而且什么東西都可能有,安檢員們要看出包里到底裝了些什么,得要多好的眼力啊,更別提還要在3秒鐘內做判斷。如果這么工作,估計一天下來安檢員就會看吐血,而且準確率會極低。 謝天謝地,安檢員們看的并不是這種黑白透視圖。安檢X射線機的設計者考慮到上面的因素,為這種機器配備了強大的電腦系統和數據庫,使它能自行判斷行李中的是什么,并給出提示。由于不同物品吸收X射線的程度都不同,通過復雜的計算,X射線機能分辯出哪些是有機物,哪些是無機物或金屬,在顯示給安檢員的畫面上,不同種類的物品會被標上不同的顏色。比如說,由于毒品和大多數爆炸都是有機物,所以有機物一般被標為桔黃色。 X射線機甚至可以像人類一樣“思考”。由于它的數據庫中存儲了各種危險品的資料,通過自動對比受檢物品和危險品的資料,無論是毒品、爆炸物、刀或手槍,都能被識別出來。而且X射線機還能突出疑似危險品的圖像來提醒安檢員,比如在該物品的圖像上畫框,或通過淡化其他物品的圖像來突出危險品。如果把槍之類的危險品拆散成小部件,能不能騙過X射線機的眼睛?別做夢了,危險品各個部件的資料在它的數據庫里都有,拆散了也依然能被識別出來。 看到這兒,你就能回答上面那個“奧運會帶飲料能不能被查出來”的問題了。當然能,一查一個準。而且,在這次北京奧運會期間,還使用了專門的液體檢查機,不開封就能判斷出一瓶液體究竟是什么。這種機器的原理也是用X掃描,以及和數據庫進行對比。慢著,那也就是說,奧運會完全能查出危險的液體,對一般人手上的那些沒有危險性的飲料放行。為什么沒這么做?可能是出于謹慎,可能是為了節省開支,不想多花錢買液體檢查機,也可能是為了保護飲料贊助商們的利益。 為什么狗比機器更管用? X射線機是不是能保證萬無一失?不一定。由于電子物品在一個相對較小的空間內塞入了很多不同的東西,因此很難確定是否有炸彈藏匿其中。正因如此,在安檢嚴格的情況下,你可能會被安檢員要求開啟你的筆記本電腦、PDA之類的電子物品。即使如此,也不一定說明你是清白的,當犯罪分子牛到一定程度時,甚至可以把炸彈藏匿于能夠正常工作的電子設備中。 這時想查爆炸物,用“鼻子”比用X射線更好使。眾所周知,受過訓練的警犬找爆炸物找得又快又準確。但問題是,這類狗常常“人手不足”,這次開奧運會,北京從各地抽調,才找來了204條。 北京的警犬都不一定夠,其他地方肯定也缺警犬,怎么辦? 對此,這屆奧運會的對策是,用“紙片”代替警犬。拿一張紙片在待件的行李包上一擦,再放進一個盒子里一驗,就能知道這個包裹里有沒有炸彈或毒品。因為,只要制造炸彈,就會有殘留物。拿張紙片一擦,就能沾染上行李的“氣味”,相當于取樣,那個盒子則是嗅探器,相當于一個化學實驗室,如果它檢驗出有危險品的殘留物,就會做出警示。 除了“嗅”行李外,通過“嗅”人也能查出炸彈。人在制作炸彈時,他的皮膚、衣物和毛發上都會沾染爆炸物釋放的氣體。一種新型的安檢門在乘客通過時,會噴發出一團氣流,迅速將人的整個身體包圍。隨即,氣流連同沾帶的物質被吸回機器中,機器檢測后,能判斷其中是否有爆炸物釋放出的痕跡。 但這類辦法也并非百試百靈。它的缺陷在于,只能檢測釋放出來的顆粒——對于密封的東西,比如裝在密閉瓶子里的危險品卻束手無策。如果恐怖分子制作炸彈時把自己包得嚴嚴實實,并在之后清理干凈,或者帶的是瓶裝液體炸彈,他們就很可能從這些儀器眼皮底下溜進去。 要對付瓶裝液體炸彈,除了用上文提到的X射線液體檢查器外,還可以用激光。由于包括爆炸物在內的各種物質都有自己獨特的性質,對光的散射也各不相同,用激光擊中含有液體的塑料瓶子、玻璃瓶子后,會分散開來,當分散的激光反射回這一裝置后,裝置就能通過分析反射回來的光,來鑒別到底裝了什么。美國軍方使用的激光鑒別儀“第一衛士”已經可以分辨出幾千種物質的光散射形式,包括所有已知的液體爆炸物。但用激光檢測爆炸物也有自己的bug。由于激光不能穿透不透明的容器,如果液體爆炸物裝在陶瓷或金屬容器中,激光鑒別儀就無能為力了。 安檢的底線在哪兒? 為了安全,等待安檢時浪費一點時間似乎還在情理之中,但我們是否愿意為此被侵犯隱私?911后一段時間內,美國每天有15%,約30萬乘客接受身體觸摸檢查。當時規定,對女性乘客,安檢員要用手背沿著乳房之間通過,并沿著乳罩下沿往下拍。為此,曾有數百名女性乘客寫信向當局投訴,指責這種手法讓她們讓她們深感羞辱。但和X射線人體檢查器相比,搜身帶來的恥辱不過是小菜一碟。X射線人體檢查器和用來檢查行李的X射線機原理相同,能“透視”,無論你身上帶了什么,比如槍、刀、陶瓷刀、爆炸物,甚至體內藏毒,都能看出來,非常“萬能”和“高效”。但這也意味著,如果被這種儀器檢查,你身體的所有隱私將蕩然無存——顯示器上會清清楚楚地顯示出你的裸體,包括性器官。更可怕的是,如果這些安檢資料被留存,就意味著安檢部門手上將握有無數人的“裸照”。雖然在民眾抗議后,使用了這種設備的美國當局表示,不會留存這類安檢的資料,并會在“重點”部位打上馬賽克,但這種安檢方式肯定還是讓人不爽。而且,這種儀器的大部分功用,通過金屬探測器和嗅探器都能實現,真有用它的必要嗎?(出處《新探索QUO》)
是不是很煩人?教訓都是拿命換來的
要知道,在“9·11事件”發生時,美國的航空安檢規則中,還是允許攜帶折疊刀的。據推測,很可能恐怖分子用來劫機的刀就是這種“合法”的折疊刀。所以出于謹慎考慮,但凡長8厘米及以上刀都不能帶上飛機,或重要的集會。
最讓人想不通的是,無論是在音樂節還是奧運會,根據安檢規定,你都不能帶飲料。為什么?難道是主辦方想趁機在會場里壟斷飲料的銷售掙一把吧?帶了又怎么樣,還真能查出一瓶水來?這看似變態的規定,是因為有一條叫做“不能隨身攜帶液態物品”的安檢規則,而這簡單10個字,是用人命換來的教訓。
2002年5月7日,中國發生了一起震驚全球的空難,一架從北京飛往大連的航班在在大連附近海域墜毀,103名乘客和9名機組人員無一生還,被稱做“五七空難”。調查原因時,居然在飛機殘骸上發現了汽油燃燒的殘留物,而飛機的燃料是航空煤油,此外,已經排除了機械故障的可能。這說明什么?通過查看當時的安檢資料,最后確定,這次空難是由一名乘客攜帶汽油登機,并“放火燒飛機”導致的。吸取“五七空難”的教訓后,中國民用航空局(Civi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簡稱“民航局”)于2003年初,發布了旅客不能隨身攜帶液體登機的通知。
“液體”引起國際航空界重視,是源于一起險些發生的、比“9·11”更嚴重的恐怖襲擊未遂事件。2006年6月10日,恐怖份子在英國希思羅國際機場,意圖用液態炸藥炸毀10架飛往美國的航班,假如得逞,至少會造成3000人死亡,比“9·11”時死的還多。恐怖分子的辦法是,把制造液體炸彈的原料裝在飲料瓶子里,安檢時很難察覺有異,帶上飛機后,他們就可以躲進洗手間,混合制成液體炸彈。這件事被發現后,國際民航組織在該年年底要求它的所有成員國,除了要檢查液體物品外,還必須禁止乘客攜帶1升以上的液體登機。
幾乎所有的安檢規定都是“吃一塹長一智”的結果。今年3月,一個年輕新疆女孩兒就差點兒干掉了一架從烏魯木齊飛往北京的飛機。她登機時帶了一瓶水和兩罐易拉罐飲料。接受安檢時,女孩兒打開礦泉水喝了兩口,安檢員見她是年輕姑娘,放松警惕沒有讓她打開易拉罐。而易拉罐里裝的是汽油,為了掩蓋汽油味,里面還摻了香水。幸好在她鉆進洗手間準備放火時,乘務員聞出了汽油味兒,不然……
這事發生后一星期,中國民航局就對液體管制做出了更嚴格的規定:除非是小于100毫升的化妝品,其他所有液態物品統統不能隨身攜帶,必須托運。4月又緊接著規定,打火機和火柴一律不準帶上飛機。5月時,不僅規定登機只能隨身帶一件行李,還對行李的重量、尺寸都做了限制。
“小黑屋”里發生了什么?
把包放到安檢機器的傳送皮帶上,穿過“小黑屋”,大概3秒鐘后,你的包就從機器另一頭出來了。就那么幾秒鐘,管用嗎?
答案是相當管用。一說它的名字,你就明白了——這種用來檢查隨身行李的機器,叫做X射線檢查機。
既然在醫院里醫生能通過X光給你拍片子,看清你的骨骼和五臟六腑,安檢員當然也就能用X射線檢查機,“透視”通過的物體。
如今安檢用的X射線檢查機原理和醫院的一致,但更高級。回想一下醫院拍的片子,它像是身體結構的黑白素描圖像,白的地方是骨骼,越白說明骨骼密度越大,顏色深的地方是肌肉和內臟,顏色越深說明越是柔軟,易被X射線穿透。因為當X射線光子穿過你的身體時,遇到的障礙密度越大、原子質量越大,就越容易被截留住,到達另一頭的光子數量就越少,最終在圖像上呈現出來的顏色就越淡。
如果要求安檢員們像醫生看X光片子那樣看受檢物的透視圖,是非常不人道的。醫生根據X光圖像做判斷,要有經過多年的專業訓練,而且得細細看,絕不可能看3秒鐘就能下結論。安檢用的X射線機拍出來的東西和醫院的一樣,也是層層疊疊的黑白圖片,而且什么東西都可能有,安檢員們要看出包里到底裝了些什么,得要多好的眼力啊,更別提還要在3秒鐘內做判斷。如果這么工作,估計一天下來安檢員就會看吐血,而且準確率會極低。
謝天謝地,安檢員們看的并不是這種黑白透視圖。安檢X射線機的設計者考慮到上面的因素,為這種機器配備了強大的電腦系統和數據庫,使它能自行判斷行李中的是什么,并給出提示。由于不同物品吸收X射線的程度都不同,通過復雜的計算,X射線機能分辯出哪些是有機物,哪些是無機物或金屬,在顯示給安檢員的畫面上,不同種類的物品會被標上不同的顏色。比如說,由于毒品和大多數爆炸都是有機物,所以有機物一般被標為桔黃色。
X射線機甚至可以像人類一樣“思考”。由于它的數據庫中存儲了各種危險品的資料,通過自動對比受檢物品和危險品的資料,無論是毒品、爆炸物、刀或手槍,都能被識別出來。而且X射線機還能突出疑似危險品的圖像來提醒安檢員,比如在該物品的圖像上畫框,或通過淡化其他物品的圖像來突出危險品。如果把槍之類的危險品拆散成小部件,能不能騙過X射線機的眼睛?別做夢了,危險品各個部件的資料在它的數據庫里都有,拆散了也依然能被識別出來。
看到這兒,你就能回答上面那個“奧運會帶飲料能不能被查出來”的問題了。當然能,一查一個準。而且,在這次北京奧運會期間,還使用了專門的液體檢查機,不開封就能判斷出一瓶液體究竟是什么。這種機器的原理也是用X掃描,以及和數據庫進行對比。慢著,那也就是說,奧運會完全能查出危險的液體,對一般人手上的那些沒有危險性的飲料放行。為什么沒這么做?可能是出于謹慎,可能是為了節省開支,不想多花錢買液體檢查機,也可能是為了保護飲料贊助商們的利益。
為什么狗比機器更管用?
X射線機是不是能保證萬無一失?不一定。由于電子物品在一個相對較小的空間內塞入了很多不同的東西,因此很難確定是否有炸彈藏匿其中。正因如此,在安檢嚴格的情況下,你可能會被安檢員要求開啟你的筆記本電腦、PDA之類的電子物品。即使如此,也不一定說明你是清白的,當犯罪分子牛到一定程度時,甚至可以把炸彈藏匿于能夠正常工作的電子設備中。
這時想查爆炸物,用“鼻子”比用X射線更好使。眾所周知,受過訓練的警犬找爆炸物找得又快又準確。但問題是,這類狗常常“人手不足”,這次開奧運會,北京從各地抽調,才找來了204條。
北京的警犬都不一定夠,其他地方肯定也缺警犬,怎么辦?
對此,這屆奧運會的對策是,用“紙片”代替警犬。拿一張紙片在待件的行李包上一擦,再放進一個盒子里一驗,就能知道這個包裹里有沒有炸彈或毒品。因為,只要制造炸彈,就會有殘留物。拿張紙片一擦,就能沾染上行李的“氣味”,相當于取樣,那個盒子則是嗅探器,相當于一個化學實驗室,如果它檢驗出有危險品的殘留物,就會做出警示。
除了“嗅”行李外,通過“嗅”人也能查出炸彈。人在制作炸彈時,他的皮膚、衣物和毛發上都會沾染爆炸物釋放的氣體。一種新型的安檢門在乘客通過時,會噴發出一團氣流,迅速將人的整個身體包圍。隨即,氣流連同沾帶的物質被吸回機器中,機器檢測后,能判斷其中是否有爆炸物釋放出的痕跡。
但這類辦法也并非百試百靈。它的缺陷在于,只能檢測釋放出來的顆粒——對于密封的東西,比如裝在密閉瓶子里的危險品卻束手無策。如果恐怖分子制作炸彈時把自己包得嚴嚴實實,并在之后清理干凈,或者帶的是瓶裝液體炸彈,他們就很可能從這些儀器眼皮底下溜進去。
要對付瓶裝液體炸彈,除了用上文提到的X射線液體檢查器外,還可以用激光。由于包括爆炸物在內的各種物質都有自己獨特的性質,對光的散射也各不相同,用激光擊中含有液體的塑料瓶子、玻璃瓶子后,會分散開來,當分散的激光反射回這一裝置后,裝置就能通過分析反射回來的光,來鑒別到底裝了什么。美國軍方使用的激光鑒別儀“第一衛士”已經可以分辨出幾千種物質的光散射形式,包括所有已知的液體爆炸物。但用激光檢測爆炸物也有自己的bug。由于激光不能穿透不透明的容器,如果液體爆炸物裝在陶瓷或金屬容器中,激光鑒別儀就無能為力了。
安檢的底線在哪兒?
為了安全,等待安檢時浪費一點時間似乎還在情理之中,但我們是否愿意為此被侵犯隱私?911后一段時間內,美國每天有15%,約30萬乘客接受身體觸摸檢查。當時規定,對女性乘客,安檢員要用手背沿著乳房之間通過,并沿著乳罩下沿往下拍。為此,曾有數百名女性乘客寫信向當局投訴,指責這種手法讓她們讓她們深感羞辱。但和X射線人體檢查器相比,搜身帶來的恥辱不過是小菜一碟。X射線人體檢查器和用來檢查行李的X射線機原理相同,能“透視”,無論你身上帶了什么,比如槍、刀、陶瓷刀、爆炸物,甚至體內藏毒,都能看出來,非常“萬能”和“高效”。但這也意味著,如果被這種儀器檢查,你身體的所有隱私將蕩然無存——顯示器上會清清楚楚地顯示出你的裸體,包括性器官。更可怕的是,如果這些安檢資料被留存,就意味著安檢部門手上將握有無數人的“裸照”。雖然在民眾抗議后,使用了這種設備的美國當局表示,不會留存這類安檢的資料,并會在“重點”部位打上馬賽克,但這種安檢方式肯定還是讓人不爽。而且,這種儀器的大部分功用,通過金屬探測器和嗅探器都能實現,真有用它的必要嗎?(出處《新探索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