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福利?_9個孩子被騙緬甸遭電擊水燙_.手.動.輸.入.網.址.聯.系.客.服.人.員.lanan_shell
據深圳晚報9月11日消息,深圳市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擬調入資金123.3億元,用于補貼公交運營、增強深圳機場在大灣區競爭力等。
其中,本次調整預算安排10億元用于支持深圳機場建設,主要用于衛星廳配套工程、新貨站(B2貨站)、未來機場一期信息化項目建設。另有3.8億元用于增加安排深圳機場國際客運新航點資助資金。
根據《深圳市政府關于深圳市2019年本級第二次預算調整方案報告》相關說法,本次調整也有增強深圳機場在粵港澳大灣區競爭力,打造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核心機場,加快國際航空樞紐建設的意味。
受益于深圳地方資金充足,近年來深圳交通建設發展迅速。但由于歷史原因,深圳民航發展相比其城市定位來說還略顯“落后”,因此這兩年也開始逐漸發力。
上文提到的深圳機場衛星廳已經去年12月正式開工,并計劃在2021年建成投用,項目總投資額超109億元。該衛星廳的建設主要是為了緩解深圳現有航站樓的壓力。
根據年初民航數據,深圳機場2018年旅客吞吐量已達4934.7萬人次。但深圳現有T3航站樓設計吞吐量為4500萬人次,已經超負荷運轉。
新衛星廳未來可滿足2200萬人次年旅客吞吐量的需求,通過捷運系統與T3航站樓相連,同時也預留了與正在規劃的T4航站樓捷運連通方式。
另外,深圳機場的第三跑道也已經開工建設,這一項目的建設是為了滿足深圳機場未來年旅客吞吐量8000萬人次的需求。
深圳機場衛星廳規劃圖
不過,吞吐量并不能代表機場整體發展程度。由于深圳機場過去定位上較為“模糊”,使得其距離建設國際航空樞紐這一目標仍有較大距離。
為此,深圳繼續通過“砸錢”的方式促開更多國際航。
隨著“錢”到位了,從2016年開始,深圳機場以每年10條以上的速度新開國際航線。其中僅2018年就開通15條國際航線,其中9條為洲際航線。受此影響,近3年來,深圳機場國際旅客吞吐量也在以每年超過30%的速度增加著。
今年5月,隨著海航深圳羅馬直飛航線開通,深圳機場國際航線數量達到50條。另外,深圳機場洲際航線數量也在今年突破20條。(洲際航線全部為2016年后新增)
海航近年來在深圳開通了一批洲際航線
但相對來說,雖然深圳機場航線數量增加,問題仍然很多。主要集中在航線頻次不足,優質航點網絡仍然有限,外航認可度不高。這也使得深圳在面臨香港和廣州競爭時存在壓力。
網點可以通過開航解決,但頻次不足就需要深圳地方及航企一起培育客流才行。對比香港機場主流機場每天數班的情景,深圳目前洲際航線都以每周2-3班的頻次運營著,差距明顯。
這里也顯示出深圳機場現在的困境:一邊用資金促開航,一邊客流市場又處于起步階段,遲遲無法迎來更大進展。一旦補貼停止,不少航線或都面臨停航困境。
而外航的認可度也從側面反映了深圳機場現在的尷尬,到今年8月末,深圳共有外航13家,且主要為亞洲內航企。對比廣州外航數量及質量,深圳落后明顯。
整體來說,雖然大灣區民航國際客流量較大,但由于香港廣州先發優勢,深圳在面臨競爭和吸納周邊客流上都處于落后的情況。因此增加補助資金量也成為推動深圳國際航線發展的最大助力。而且短期來看,補貼政策還需要持續較長一段時間。
深航在國際航線開航能力上仍有不足
本次增加安排深圳機場國際客運新航點資助資金3.8億元背后還有一些消息值得關注。
報告披露,深圳市政府批準調整深圳機場洲際客運新航點資助資金發放周期,將資助資金發放周期由一年調整為半年,申領資助資金的考核條件調整為達到年度運營航班班次要求的一半。
雖然單條航線整體補貼不會有較大變動,但由于洲際航線補貼調整為“半年一付”,航企回款速度會明顯加快,能增加航企開通新航線的積極性。
總的來看,在金錢效應下,深圳機場國際航線仍然會以較高速度發展。
不過如果真的想達到建設國際樞紐的目的,光開航航線仍然不夠,深圳及航企雙方都需要提升航線穩定運營的能力,這里最首要的仍然是增加對周邊旅客的吸引力。
但要達到增加對周邊旅客吸引力的目的,光靠補貼仍不夠,如何提升旅客便捷程度,提高服務水平,完善整體航線網絡規劃都是需要花較長時間才能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