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島精品??_永久黃色片_.手.動.輸.入.網.址.聯.系.客.服.人.員.lanan_shell
圖:上海機場集團常務副總裁、上海機場建設指揮部常務副總指揮李德潤:建設國內最具人性化機場。 將上海虹橋國際機場(簡稱“虹橋機場”)建設成為國內“最具人性化”的機場,這是上海機場人的希冀與信念。上海機場集團常務副總裁、上海機場建設指揮部常務副總指揮李德潤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細細分解了虹橋新機場的“人性化”:“一座機場是不是人性化,不是我們說的,是要由旅客來投票決定的。” 在中國民用航空局(Civi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簡稱“民航局”)對“綠色機場”特征的描述中,重要一點就是“人性化”。其具體闡述是:在機場建設和運營中,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尊重人的尊嚴和價值,滿足人對環境和社會的需求,為社會公眾提供多樣性、個性化和快捷的服務,建設安全、健康、高效、舒適的人性化機場,達到“人性化”服務的標準——可行耐度、保障度、感知度、關懷度和敏感度。 李德潤解釋說,機場要提供最人性化的服務,需要做好兩方面工作。其一是在宏觀規劃層面上高度認識,確實將“人性化”理念充分融入到任何一個流程規劃、結構設計和設施布局中。這是“硬件”,包括便捷舒適的旅客流程、安全高效的行李系統、一目了然的標識信息、集約便利的陸側交通、先進可靠的防災系統。優質的“衍生服務”則為旅客在機場的生活、事務和娛樂休閑提供服務,包括周全體貼的商業服務和室內環境等。其二是在運營上加強管理,切實體驗旅客需求,把服務理念和管理思想融入到實際管理工作中,這是“軟件”。 在上海現有的4座航站樓、5條跑道中,李德潤參與建設的有3座航站樓、4條跑道。正因為上海機場建設者們有了這么多的建設經驗,才能將虹橋機場建設成為了國內最具人性化的機場。 一體化設計:進出機場便捷順暢 依托虹橋樞紐,方便旅客換乘。西航站樓和虹橋樞紐東交通中心通過12米高架出發層、6米夾層和-9.5米地鐵站廳3個連接廊道緊密聯系。航站樓的辦票功能向東交通中心延伸,在東交通中心12米高架出發層分別設有兩組虹橋和浦東機場辦票柜臺,并配備了大量自助辦票機,使得旅客到達東交通中心就等于來到了機場航站樓,在此就可以和虹橋機場間實現便捷的換乘。 在地鐵虹橋西站與西航站樓的豎向聯系中,乘地鐵出發和到達的旅客可通過直達自動扶梯直接進入機場值機大廳和到達層的迎客廳,地鐵和2號航站樓之間的旅客換乘也非常便捷。 步行距離短:旅客登機最遠300米 虹橋機場2號航站樓的值機柜臺將采取前列式布局,80個值機柜臺南北一字排開,使得空間緊湊,便于旅客尋找。此外,還有專門的值機柜臺可為團隊旅客提供辦票服務,避免了以往團隊旅客與其他旅客混流擁擠的現象。 從值機柜臺辦票之后,通過兩條安檢通道,幾步路就可以邁入安檢大廳。47條安檢通道采用新的U字型設計,同時可對3位旅客進行人身檢查。“虹橋機場的定位是國內樞紐機場,因此新航站樓沒有邊檢、海關等單位,節省了不少流程。”通過安檢之后,立刻就來到了登機口。李德潤說,從安檢到登機口最短距離只有108米,最長不過300米,最大限度地縮小了旅客的步行距離。 “100%的近機位比例也是新航站樓的一大創舉。”李德潤說。目前虹橋機場2號航站樓航站區機位有64個,近機位比例在70%以上。遠機位在預留指廊完成后可以全部成為近機位,近機位比例達到100%。安檢后旅客至最遠停機位步行距離小于300米,步行時間13-18分鐘,可滿足國際民航組織要求。 在近機位中,有8個機位運用了組合機位的設計,每個機位有3種機型組合方案,使西航站樓機門位布局方案可以在今后隨著不同航空公司在不同時期下的需求作出動態的調整。 中轉效率:高繞行滑行道巧減噪音 一座一流的機場必須讓中轉旅客感覺方便,這也是虹橋機場擴建工程著力追求的。上海機場建設者們在2號航站樓內設置了3個中轉區域,旅客中轉時間滿足國際航協最短銜接時間的要求。 李德潤表示,中轉旅客一般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旅客和行李不見面,此類旅客直接在4.2米到達層簽轉中心完成辦票手續后乘直達自動扶梯至12米層安檢通道前方,進入始發旅客流程。另一類是旅客和行李見面,此類旅客在0米行李提取區域提取行李后可直接進入行李提取大廳中部的中轉旅客辦票區域,在完成辦票和行李托運后可在該區域乘自動扶梯抵達4.2米的簽轉中心,匯入第一類旅客流程。 與此同時,飛行區采用設置繞行滑行道等優化方案,緩解了長期困擾機場的噪音問題,徹底解決了助航燈光安全管理問題,并大量減少了飛機穿越跑道的次數。虹橋機場飛行區雖然新增了一條跑道,卻并沒有增加噪聲的影響范圍。 公交優先:兩大機場信息集成發布 據李德潤介紹,2號航站樓車道邊的長度和車道數均大大超過國際航協道路規劃設計標準要求,并按車輛的公共程度和便于管理的程度來考慮車道邊的分配。出發和到達車道邊分南北兩套,分別服務于南北兩個方向的客流。 今后,虹橋和浦東兩個機場航班生產的核心數據、航班信息源可集中存儲和處理,并為兩場提供統一的信息集成平臺,支持機場集團層面對于兩場生產運行狀況的監控。李德潤說,他們花費了很大的氣力做這個項目,就是為了給旅客最大的便利。 此外,在虹橋機場還可以遠程值機辦理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簡稱“浦東機場”)的機票。李德潤透露,虹橋樞紐東交通中心內設置了浦東機場辦票柜臺,還為旅客提供了浦東機場國際航班遠程值機的城市航站樓功能和軌、路、空的便捷換乘。 據了解,虹橋樞紐在東交通中心已經建成了南北各兩組虹橋和浦東的值機柜臺。由于高速鐵路還未開通,值機柜臺尚未啟用。據李德潤介紹,目前,值機柜臺已經設置,離港系統和信息系統也已聯網,機場方面正在和航空公司協商,開通行李大巴運輸行李,確保值機柜臺在世博會期間的使用。
圖:上海機場集團常務副總裁、上海機場建設指揮部常務副總指揮李德潤:建設國內最具人性化機場。
將上海虹橋國際機場(簡稱“虹橋機場”)建設成為國內“最具人性化”的機場,這是上海機場人的希冀與信念。上海機場集團常務副總裁、上海機場建設指揮部常務副總指揮李德潤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細細分解了虹橋新機場的“人性化”:“一座機場是不是人性化,不是我們說的,是要由旅客來投票決定的。”
在中國民用航空局(Civi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簡稱“民航局”)對“綠色機場”特征的描述中,重要一點就是“人性化”。其具體闡述是:在機場建設和運營中,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尊重人的尊嚴和價值,滿足人對環境和社會的需求,為社會公眾提供多樣性、個性化和快捷的服務,建設安全、健康、高效、舒適的人性化機場,達到“人性化”服務的標準——可行耐度、保障度、感知度、關懷度和敏感度。
李德潤解釋說,機場要提供最人性化的服務,需要做好兩方面工作。其一是在宏觀規劃層面上高度認識,確實將“人性化”理念充分融入到任何一個流程規劃、結構設計和設施布局中。這是“硬件”,包括便捷舒適的旅客流程、安全高效的行李系統、一目了然的標識信息、集約便利的陸側交通、先進可靠的防災系統。優質的“衍生服務”則為旅客在機場的生活、事務和娛樂休閑提供服務,包括周全體貼的商業服務和室內環境等。其二是在運營上加強管理,切實體驗旅客需求,把服務理念和管理思想融入到實際管理工作中,這是“軟件”。
在上海現有的4座航站樓、5條跑道中,李德潤參與建設的有3座航站樓、4條跑道。正因為上海機場建設者們有了這么多的建設經驗,才能將虹橋機場建設成為了國內最具人性化的機場。
一體化設計:進出機場便捷順暢
依托虹橋樞紐,方便旅客換乘。西航站樓和虹橋樞紐東交通中心通過12米高架出發層、6米夾層和-9.5米地鐵站廳3個連接廊道緊密聯系。航站樓的辦票功能向東交通中心延伸,在東交通中心12米高架出發層分別設有兩組虹橋和浦東機場辦票柜臺,并配備了大量自助辦票機,使得旅客到達東交通中心就等于來到了機場航站樓,在此就可以和虹橋機場間實現便捷的換乘。
在地鐵虹橋西站與西航站樓的豎向聯系中,乘地鐵出發和到達的旅客可通過直達自動扶梯直接進入機場值機大廳和到達層的迎客廳,地鐵和2號航站樓之間的旅客換乘也非常便捷。
步行距離短:旅客登機最遠300米
虹橋機場2號航站樓的值機柜臺將采取前列式布局,80個值機柜臺南北一字排開,使得空間緊湊,便于旅客尋找。此外,還有專門的值機柜臺可為團隊旅客提供辦票服務,避免了以往團隊旅客與其他旅客混流擁擠的現象。
從值機柜臺辦票之后,通過兩條安檢通道,幾步路就可以邁入安檢大廳。47條安檢通道采用新的U字型設計,同時可對3位旅客進行人身檢查。“虹橋機場的定位是國內樞紐機場,因此新航站樓沒有邊檢、海關等單位,節省了不少流程。”通過安檢之后,立刻就來到了登機口。李德潤說,從安檢到登機口最短距離只有108米,最長不過300米,最大限度地縮小了旅客的步行距離。
“100%的近機位比例也是新航站樓的一大創舉。”李德潤說。目前虹橋機場2號航站樓航站區機位有64個,近機位比例在70%以上。遠機位在預留指廊完成后可以全部成為近機位,近機位比例達到100%。安檢后旅客至最遠停機位步行距離小于300米,步行時間13-18分鐘,可滿足國際民航組織要求。
在近機位中,有8個機位運用了組合機位的設計,每個機位有3種機型組合方案,使西航站樓機門位布局方案可以在今后隨著不同航空公司在不同時期下的需求作出動態的調整。
中轉效率:高繞行滑行道巧減噪音
一座一流的機場必須讓中轉旅客感覺方便,這也是虹橋機場擴建工程著力追求的。上海機場建設者們在2號航站樓內設置了3個中轉區域,旅客中轉時間滿足國際航協最短銜接時間的要求。
李德潤表示,中轉旅客一般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旅客和行李不見面,此類旅客直接在4.2米到達層簽轉中心完成辦票手續后乘直達自動扶梯至12米層安檢通道前方,進入始發旅客流程。另一類是旅客和行李見面,此類旅客在0米行李提取區域提取行李后可直接進入行李提取大廳中部的中轉旅客辦票區域,在完成辦票和行李托運后可在該區域乘自動扶梯抵達4.2米的簽轉中心,匯入第一類旅客流程。
與此同時,飛行區采用設置繞行滑行道等優化方案,緩解了長期困擾機場的噪音問題,徹底解決了助航燈光安全管理問題,并大量減少了飛機穿越跑道的次數。虹橋機場飛行區雖然新增了一條跑道,卻并沒有增加噪聲的影響范圍。
公交優先:兩大機場信息集成發布
據李德潤介紹,2號航站樓車道邊的長度和車道數均大大超過國際航協道路規劃設計標準要求,并按車輛的公共程度和便于管理的程度來考慮車道邊的分配。出發和到達車道邊分南北兩套,分別服務于南北兩個方向的客流。
今后,虹橋和浦東兩個機場航班生產的核心數據、航班信息源可集中存儲和處理,并為兩場提供統一的信息集成平臺,支持機場集團層面對于兩場生產運行狀況的監控。李德潤說,他們花費了很大的氣力做這個項目,就是為了給旅客最大的便利。
此外,在虹橋機場還可以遠程值機辦理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簡稱“浦東機場”)的機票。李德潤透露,虹橋樞紐東交通中心內設置了浦東機場辦票柜臺,還為旅客提供了浦東機場國際航班遠程值機的城市航站樓功能和軌、路、空的便捷換乘。
據了解,虹橋樞紐在東交通中心已經建成了南北各兩組虹橋和浦東的值機柜臺。由于高速鐵路還未開通,值機柜臺尚未啟用。據李德潤介紹,目前,值機柜臺已經設置,離港系統和信息系統也已聯網,機場方面正在和航空公司協商,開通行李大巴運輸行李,確保值機柜臺在世博會期間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