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精品??_王者榮耀女英雄遭草到哭_.手.動.輸.入.網.址.聯.系.客.服.人.員.lanan_shell
教師,是教育事業進步的基礎,是提升教學、科研和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多年來,中國民航飛行學院黨政始終把師資隊伍建設擺在核心地位,并通過創新人才引進、培養、使用體制、機制,使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形成了蔚為壯觀的生動局面。
目前,學校以飛行安全、空中交通管理、航空工程科技、機場運行管理、駕駛艙管理等為特色的高水平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在提升辦學質量、確保飛行安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等方面,發揮了積極而重要的作用。
規模擴大 隊伍實力增強
據學校人事處提供的統計報表,目前,中國民航飛行學院有在冊干部職工3303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1848人,占全校干部職工總數的56%;45歲以下教職員工2014人,占比58.4%。通過公招、人才引進和送培等渠道,學校已建成了一支知識、年齡結構合理、素質優良、具有開拓創新能力的專業技術人才隊伍。
5年來,學校在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方面,堅持高端引領,培養、造就了一批高水平創新型人才。這支人才隊伍中,現有高級職稱人員483人,其中正高106人、副高377人;有功勛飛行員、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民航特聘專家、民航中青年技術帶頭人、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四川省學術帶頭人及后備人選87人;有全國師德先進個人、全國民航勞動模范、民航優秀教師、四川省師德標兵、四川省教學名師、四川省教育系統優秀教師52人。
人才隊伍總體規模不斷壯大,促進了專業技術隊伍的學歷結構不斷優化。5年來,學校引進有博士學位的青年教師93人。截至2016年10月,學校45歲以下飛行教師、理論教師中擁有碩士、博士學位人員占比,由2005年的33%,提高到了73%。
人才隊伍建設的不斷進步,增強了學校各項事業發展的基礎。5年來,學校服務國家重大需求、服務民航飛行安全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科技創新活動持續向好,數量、質量不斷攀升。僅2014年以來的3年中,學校獲批立項的科研資金就超過2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人才隊伍建設的進步,青年教師在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研究得到長足發展,產生了一批高層次社科獲獎成果,學校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的能力顯著提高。2014年以來,學校已經有3位青年教師,獲得國家和教育部文人社科類科研立項。
創新發展 優化人才環境
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的成績,離不開體制、機制不斷優化與創新。5年來,學校黨委著眼于建設民航強國和世界一流的高水平飛行大學的需要,為推動師資人才隊伍與民航主力高校的地位、作用相匹配,加大了政策創新力度:
——圍繞貫徹落實國家的人才規劃綱要,學校根據《民航人才隊伍建設中長期規劃(2010-2020年)》,頒布實施了《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人才隊伍建設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2011年—2015年)》和博士、留學人員回國工作兩個專項工作規劃。
——根據民航局和人社部的相關要求,通過廣泛調研、精心測算,完成了《中國民航飛行學院崗位設置方案》,并獲民航局批復,破解了影響學校建設發展的編制瓶頸。
——全面推進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落實,穩步實施了事業單位崗位績效工資制度,全面深化職稱制度改革,建立了差額擇優推薦的競爭激勵機制,進一步促進了職稱評審質量的提高與人才隊伍素質的提升。
——完善高層次人才選拔培養制度,通過政策引導,積極創造各種有利條件,督促、鼓勵教師攻讀博士學位;近5年以來,學校還通過公招、送培等形式,使得有海外留學經歷的教師增至161人(含學校送培人員)。
——為了向全面建成世界一流飛行大學提供可靠的人才資源保障和智力支持,“十三五”期間,學校又出臺了博士工程、教授工程、名師工程、專家工程、英才工程,進一步加大了高層次人才、骨干教師的引進、培養力度,著力提升人才隊伍素質。
經過“十二五”,特別是近三年的改革、調整,目前學校專業技術人才培養開發、評價發現、選拔任用、激勵保障體系不斷完善,人才環境日益優化。
高端引領 各級齊頭并進
近年來,學校黨委著眼于民航科教人才高地建設需要,實施了以知識更新為龍頭的素質提升工程,使學校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的整體素質、創新能力得以全面提升。
據統計,5年來,學校累計送培專業技術人才326人。這當中,有15人通過高層次繼續教育獲得博士學位,有181人獲得碩士或第二碩士學位,截至今年12月,全校在讀博士達53人;為健全梯次遞進的高層次人才選拔培養體系,中飛院實施了“教學名師計劃”和“拔尖人才計劃”,累計選送了省部級高層次人才34人、評出“教學名師”40人。
隨著人才興業戰略的深入實施,學校各單位、各部門,把落實好、實踐好民航局黨組提出的“12334”戰略體系作為主戰場,作為發現人才、培養人才、鍛煉人才的基礎陣地:
——以扎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為契機,引導全校干部職工牢固樹立“人民航空為人民”的宗旨意識,使“發展為了人民”的理念深入人心。
——為有效利用有限的空域資源,學校支持廣大專業技術人才在新航行技術、ADSB技術等項目上進行科技攻關,形成了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成果。
——為彰顯民航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戰略地位,學校與中航工業、中國商飛等大型國有企業聯合搭建了以市場為導向的科技協同創新平臺,支持專業技術人才積極參與大飛機駕駛艙資源管理、航電集成、發動機控制等領域的科技攻關。
在學校實施的“五個發展”戰略中,高層次人才發揮了重要引領與支撐作用,人力資本對辦學質量、科學研究的貢獻持續攀升,并有力推動了學校在航空新材料、無人機駕駛與控制等科學研究上取得突破。目前,學校的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已成為中國民航提高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引進消化等科技發展的重要力量。
面對專業技術隊伍建設交出的務實“答卷”,學校黨政并沒有滿足。據介紹:“十三五”期間,學校除繼續實施“五大人才工程”外,還將投入重金,按照“一人一策”的方式,面向社會常年公開招聘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人選、“國家特支計劃”等杰出領軍人才,統籌安排,整體推進人才隊伍可持續發展,為全面建成世界一流高水平飛行大學提供可靠的人才資源保障。(李忠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