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精品??_天天日天天射日_.手.動.輸.入.網.址.聯.系.客.服.人.員.lanan_shell
? 說起飛機維修,大家腦子里閃過的大多是對飛機的零部件進行修理、更換。但是還有一個技術難度更高的工種——飛機結構維修,它是對飛機零件進行鈑金成形,對零部件進行修復、再造。東航技術云南分公司大修部結構修理車間的曹瑞就是結構修理專業的個中翹楚。
? 1986年出生的曹瑞同志,2008年從廣州民航學院畢業后就進入東航技術云南分公司大修部結構車間工作,一直從事著飛機結構修理工作。熱愛學習的他,不僅工作上樂于鉆研,突破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對于工作以外的課程也是興趣盎然,在工作期間,曹瑞不斷挑戰自己,取得了昆明理工大學以及天津民航大學的本科學歷,為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有新的突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從小就熱愛繪畫的他,骨子里本就對立體空間有著獨到的天賦,這讓他在結構修理的過程中如魚得水。
? 2021年9月,曹瑞在云南分公司的推薦下參加了“東航技術結構修理技能競賽”,在“金屬結構修理”科目,曹瑞頂住了競爭對手強大的壓力,憑借著扎實、過硬的基本功,榮獲該項目的第一名。雖然取得了好成績,但是過程卻無比的曲折。競賽開始前兩天,曹瑞才拿到了參賽的題目——組件裝配,留給他“備戰”的時間只剩下短短的一天。經過對競賽題目詳細的研究,曹瑞發現競賽時評委的要求與平時工作中維修手冊上的要求有一定的出入,這給他在實際操作上造成了困擾,他只能根據競賽要求在原有的已經固化的維修習慣上不斷打磨、強化,以適應競賽的要求。
? “四個小時的比賽時間要完成原本兩天才能結束的工作項目,對我來說不僅是心理上的考驗,也是體力上的一大考驗”賽后曹瑞這樣總結道,“如何控制好參賽時間以及把控好作品質量成了我在比賽中花費精力最多的地方”。比賽當中還出現了一個小插曲,曹瑞發現比賽中圖紙要求的工具與正常使用的工具不一致,在經過與組委會的商議以及確認后,比賽最終按照曹瑞提出的建議繼續進行,就是那么一個很小的細節,體現出曹瑞平時工作中的矜矜業業、踏實細心,也充分證明了他的基本功基固根深。 ? 2020年,曹瑞所在的結構修理車間進行了東方航空技術有限公司首次自主完成波音飛機撥叉(pickle fork)深度修理項目。曹瑞在采訪中說道:“撥叉是機身與機翼連接的組件,是重要的承力部件,該部件的更換涉及客艙、輪艙、機翼、中央油箱等重要區域,維修難度異常高”。作為該項目的區域負責人,曹瑞不僅要將眼光盯住他所負責的區域,還要與其他區域進行有效的配合,以此保證項目的實施質量以及施工進度。整個項目最困難的就是,新的撥叉部件上沒有與原安裝位置對應的安裝孔,在新件上是否能精準定位制孔,成為整個修理任務成敗的關鍵。 ? 面對技術難點,曹瑞與車間工程師們擴展思路,組合采用塞尺、游標卡尺和千分尺等多種高精度測量工具確保精度,還對波音公司提供的制孔工具進行了技術革新,將精度提高了0.003個英寸,極大提高了工作質量和效率,這一改裝甚至得到了飛機廠商的嘖嘖稱贊。最終,曹瑞和他的小伙伴們通過不斷的創新工藝、優化流程,以零誤差、零差錯的優異表現拿下了這個艱難的任務,為東方航空技術有限公司首開先河。 ? 每天面對緊張而又繁瑣的工作,曹瑞時刻不敢忘記“安全”二字。在教導剛分來車間里的小徒弟時,他總是以身作則、言傳身教道:“工作上,安全必須是放在第一位的事情,只有守住了安全這道紅線,才守住了我們的生命線”。對于新員工維修能力的提升以及維修作風的培養,曹瑞也是頗費苦心,他采用“以老帶新、技能考核”的方式,既保證了維修作風的傳承,又保證了維修能力的不斷提高,經他之手“調教”的徒弟,都能很快的適應結構修理崗位的要求并能很快的挑起車間各項工作的大梁。 ? “嚴親曾習魯班機,常年制下青云梯”。做為機務人,為了飛機的飛行安全,曹瑞展現出了自己的責任與擔當,用他的匠心與汗水為民航事業奮斗終身。(作者:東航技術云南分公司 黨群工作部 張鐸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