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精品綜合導航??_《老師的家訪》吳夢夢小說_.手.動.輸.入.網.址.聯.系.客.服.人.員.lanan_shell
圖注:日本自行組裝的第一架F-35A,編號79-8705,也就是墜毀的那一架
2019年4月9日,一架日本航空自衛隊的F-35A新型戰斗機在進行飛行訓練時失事墜入海中。2019年6月10日,經過縝密的調查,日方終于公布了墜海事故調查的中間報告,報告排除了飛機發生機械故障的可能,將該機墜毀的原因,初步指向"飛行員迷失空間方位"。而這一問題,其實在航空領域有一個專門的術語——這就是"飛行錯覺"。
根據日本航空自衛隊公布的調查報告內容,當天晚上,三澤基地共出動4架F-35A組成編隊起飛執行空戰訓練任務。墜毀的長機在19時25分左右報告,在訓練中模擬擊落兩架"敵機"。為了和美軍軍機保持距離,地面指示F-35A下降。飛行員于19時26分回復"好的,了解",同時開始向左回旋下降,當時高度為31500英尺(約9600米)。19時26分15秒左右,飛機下降至約15500英尺(約4700米),飛行員回報"訓練中止"。報告稱,當時飛行員聲音平靜。在此過程中,飛機以平均900千米/時的速度高速俯沖。26分30秒左右,飛機從雷達上消失墜毀。在中間的15秒時間里,飛機繼續以超過平均1100千米/時的速度俯沖。沒有發現飛行員緊急跳傘。機體嚴重損壞,海底散落大量部件和殘片。
從打撈的F-35A飛機遺骸和對飛機飛行狀態和通話的分析看,在飛行員操縱飛機下降高度之后直到飛機墜毀前,這架F-35A沒有發生任何機械故障,動力系統也保持正常,因環控系統導致飛行員昏迷缺氧的可能性也被排除。日本航空自衛隊的專家們分析認為,飛行員在駕機俯沖時,很可能陷入了"空間方向迷失"狀態,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高速向海面俯沖。這在航空學上,是典型的"飛行錯覺"現象,它主要發生在海上飛行當中。
海上飛行,是指離開海岸線在海域上空的飛行。海洋是一種錯綜復雜的、人所不習慣的環境。海上飛行的特點對飛行員的心理狀態、飛機操縱、戰術動作都有一定的影響,甚至可以直接導致嚴重的飛行事故。對于軍機飛行員來說,海上1000米以下的低空飛行和100米以下的超低空飛行尤其容易引起對外界信息的接受和判斷錯誤,導致空間定向障礙、心理緊張、認知判斷失誤和處置錯誤。直接威脅飛行安全,這就是"飛行錯覺"。
飛行錯覺是如何產生的?
第一,海天一色。在晴天能見度好的時候,"海天相接處"顏色相近,都是藍色,使人們感覺海天分不清。飛行員們常說:"海連天、天連海,都是藍色,難以分辨",這點對較少有海上飛行經驗的新飛行員而言尤其明顯,海天難分是海上飛行發生某些空間定向障礙,導致飛行錯覺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視覺誤差導致海天線難以準確判斷。即便是在晴天能見度極好的情況下,海天線仔細看去也僅是一條隱約可見的細線,而在很多情況下,海天線都難以通過視覺準確判斷,比如在旭日東升和夕陽西下時向著太陽飛行,由于海面反光強,海天線根本看不清楚;而在海上有雨霧的氣象條件下,海天線往往白茫茫一片或霧蒙蒙一條,飛行員無法按照海天線判斷飛機高度狀態;有時低云和霧還會形成一條寬窄不等的假海天線,讓飛行員誤假為真,產生不同方向和不同程度的視覺錯覺。
第三,海面空曠,在地面上各種目標物可以讓飛行員借以確定飛行方位,判斷飛行狀態。但飛行員在一望無際的海洋上空飛行,所看到的只是海浪起伏和浪花翻滾,很少能看到目標物,但海浪高低是與風力大小成正比的,這就影響飛行員憑借經驗判斷飛行高度的習慣。飛行員們常說:"海風越大,越容易認高為低",因而產生高度錯覺。此外,由于海面空曠,在遠海長時間飛行中,還容易產生"時間變慢"等錯覺,并增加孤獨感和疲勞感。 www.aero.cn 航空翻譯 www.aviation.cn 本文鏈接地址:日本F-35A墜毀事故真相出爐,罪魁禍首竟是"飛行錯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