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日韩精品亚洲一区在线-av中文资源在线观看-欧美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免費精品綜合導航??_青青草a免費線看-藝文筆記

王金豹 2025年10月30日 07:59:52
發布于:曼谷

免費精品綜合導航??_青青草a免費線看_.手.動.輸.入.網.址.聯.系.客.服.人.員.lanan_shell

去年8月28日,首都航空JD5759北京-澳門航班在澳門機場著陸時出現“海豚跳”,在雙發不同程度受損、前起落架斷裂情況下復飛備降深圳,引發關注。

事發7個多月后,南都記者近日從澳門特別行政區民航局獲得此次事故調查最終報告,報告除確認事故原因是航班著陸時突遇嚴重低空風切變外,還首次披露:航班在復飛過程中誤將受損程度較輕的右發推至慢車位,致使飛機動力驟降,在15秒內兩度觸發失速警告。機組人員及時糾正后,JD5759順利備降深圳,機上166人中,5名乘客在疏散時受輕傷。

有資深民航機長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JD5759著陸和復飛期間險象環生,第二次著陸時以機頭向下姿態嚴重硬著陸,“飛機沒解體已是萬幸”,“這份報告對我們每個飛行員都很有教育意義”。

澳門民航局已建議澳門機場評估增加適當設備,以偵測可能帶來危險的天氣狀況;并建議首都航空在飛行員的飛行模擬訓練中,加入著陸后反彈現象的修復操作練習,加強飛行員培訓,以確保在對飛機主操控進行重大改變前,正副飛行員必須對機上儀器信息進行交叉檢查,確認后再變更。

第一次著陸:突遇嚴重低空風切變,機場無探測儀器

澳門民航局調查報告稱,事發當天,JD5759在進入澳門國際機場的最后進近階段時很正常,飛機地速保持在150節左右(即277.8公里/時),在第一次著陸前1分25秒,地面塔臺報告順風7節(約3.6米/秒)220度,未超過降落時順風不得超過10節(即5.14米/秒)的最大限制。

然而,變化突如其來。在飛機從200英尺(即60.96米)下降至5英尺(1.524米)過程中,順風在12秒內從9節(4.63米/秒)變為27節(13.89米/秒),增加18節。

調查報告稱,當垂直位移100英尺(30.48米)內發生超過12節(約6.17米/秒)的風速變化時,即被視作嚴重風切變——JD5759在第一次著陸前瞬間突遇嚴重低空風切變,順風急劇增加并有強烈下沉氣流,導致飛機空速和升力下降,空速由200英尺時的139節(257.43公里/時)迅速降至5英尺時的119節(220.39公里/時)。

調查報告稱,澳門機場沒有配備可以探測低空風切變的儀器,因此JD 5759著陸時并未收到塔臺報告的低空風切變信息;飛行數據顯示,機載風切變警報也未被觸發。

最終,這導致JD 5759于34號跑道入口內約300米處,以2.36G垂直過載峰值實現第一次著陸——— 超出正常值,尚未達到重著陸程度(大于等于2.6G,小于2.86G )。在著陸前一刻,機長及副駕報告“飛機突然直接拍到跑道上”。

中國航空器擁有者及駕駛員協會(AOPA)飛行技術分會會長、資深民航機長陳建國向南都記者表示,嚴重的低空風切變會對飛機性能造成一定影響?!?7節順風有點大,會使飛機升力突然減小,容易造成重著陸?!?/p>

涉事航機屬空中客車A 320-214型號。資深空客機長、中國航空器擁有者及駕駛員協會(AOPA)飛行技術分會理事馬欣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空客配備了兩種風切變探測系統,預警式和即時反應式。根據調查報告給出的數據,風速變化最大的區間是在50英尺(15.24米)以下,“這一區間內,飛行員的主要精力放在目視判斷著陸上,空客的語音提示系統等不必要的功能會被關閉,這是飛機制造商設計的,因此風切變警報未被觸發。”

馬欣說,正常情況下發現風切變后應復飛,但此次事故中,風切變發生的高度太低、太快、變化太大,且無任何警告,機組可能來不及思考,飛機就接地了,其報告的“拍到跑道上”是專業術語,意味著飛機下降快、下降率大,以超正常速率接地。

第二次著陸:機組調整機頭向下,嚴重硬著陸致雙發受損

澳門民航局調查報告稱,涉事JD 5759第一次以主起落架著陸后,以7.5度仰角彈起,達最大高度7英尺(約2.13米)。在這一過程中,觸發飛機“俯仰”(“PITCH,PITCH”)警報(即提示機組注意角度,避免擦尾),“或許是作為對這一提示的回應,飛行員進行調整,做出了機頭向下傾斜操作,持續7秒向前推桿,使飛機在4秒內由向上7.5度變為向下1.8度?!?/p>

并且,在彈跳過程中,飛機油門桿從爬升位調至慢車位(這是正常著陸應做的操作),這導致飛機在空中激活地面防彈跳保護功能,升起擾流板(從而卸除機翼的升力)。

而根據空客操作手冊和首都航空標準化操作流程,當飛機輕跳時,飛行員應選擇繼續著陸并保持油門桿在慢車位,或在高跳時選擇復飛,無論哪一種,都應保持一個正常的著陸俯仰角。

調查報告指出,涉事飛機并沒有保持正常的俯仰降落姿勢,在彈起4秒后,于34號跑道入口內635米處,以機頭向下1.8度姿勢發生第二次著陸,三個起落架同時接地,垂直過載峰值達3.41G,達到“嚴重硬著陸”標準(大于2.86G)。

由于受到猛烈撞擊,前起落架組件斷裂,兩個輪胎脫落,其他結構也被嚴重損壞。一些碎片被吸入發動機,導致兩個發動機都被損壞。左發尤為嚴重,所有風扇葉片受損。

陳建國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分析,造成飛機損壞嚴重主要原因是第二次落地時垂直過載大,且以前起落架先著陸,“飛機設計中,前輪僅能承受10%的載荷量,3.41G早已超出正常載荷,前起落架折斷很正常,而其碎片造成兩側發動機受損,特別是左發完全被打壞。能在這樣的情況下備降深圳,真的是命大。”

馬欣告訴南都記者,“俯仰”是提示性的語音告警,即提醒機組注意角度,存在擦尾風險,并非指擦尾已經發生,而調查報告顯示,機組據此作出推桿7秒壓低機頭的操作,“這一猛推處理非常危險,3.41G接地早已超出空客2.5G使用極限,飛機當時沒解體已是萬幸?!?/p>

復飛:誤將右發推至慢車位,動力驟降兩度觸發失速警告

澳門民航局調查報告稱,在第二次接地3秒鐘后,飛行員決定復飛,并將操作桿一拉到底,導致飛機仰角增加15度,觸發第二次“俯仰”警告,造成了飛機離地時擦尾,損壞了A PU排泄桅桿和尾椎。機組調整后,該飛機以7.7度仰角從34號跑道離開澳門機場。

然而,險情并未至此中止。

調查報告稱,復飛大約30秒后,澳門塔臺管制員向機組通報“觀察到左發有火”(事后證實發動機并未著火,看到的應該是前起落架碎片被吸入左發時產生的火花,發動機火警并未觸發)。而黑匣子錄音記錄到的機組對話為“Fire,Fire,右發,右發有火”。

飛行數據顯示,右發推力桿隨即被調至慢車位,右發風扇轉速N 1從此前的94%降至27%,而受損嚴重的左發承載最大推力,N1轉速從此前的55%降至50%,飛機動力驟降導致無法維持高度,飛機以每分鐘1500英尺(457.2米)的速度,從1047英尺(約319.13米)掉到最低622英尺(約189.59米),并在15秒內兩度觸發失速警告———第一次在950英尺(289.56米)處,持續2秒;第二次在765英尺(約233.17米)處,持續9秒。

調查報告稱,黑匣子錄音顯示,在右發推力桿被調至慢車后,機組中立刻有人質疑“是左還是右?”并連續三次向塔臺管制員確認哪發有火,管制員因忙于指揮其他進近飛機未及時作出回應,直至第一次詢問35秒后回答“左發”。機組立即糾正,避免了進一步的高度損失和其他故障。

馬欣告訴南都記者,塔臺與機組是全英文通話,高度緊張環境下可能造成誤聽。機組未加判斷就收油門,使飛機沒有足夠動力飛行,“兩次觸發失速警告非常危險,尤其是在低高度時。失速警告響起說明飛機已接近失速邊緣,一旦失速,飛機會突然間失去升力,不可控制地急劇墜落。警告持續時間越長,說明接近失速速度狀態越久,越危險。”

安全建議:澳門機場應增設監測設備 首航加強飛行員培訓

澳門民航局調查報告稱,該航班隨后飛往深圳寶安機場,通過地面幫助確認了起落架已放下、發動機未起火,在前輪丟失的情況下成功備降。為避免左發可能失火的情況,只使用右側出口進行撤離。機上166人中,5名乘客在疏散時受輕傷。

在報告最后,針對此次事故,澳門民航局向澳門機場提出安全建議,建議其評估增加適當設備,以偵測可能帶來危險的天氣狀況;檢討和修訂有關外來物碎片遺留在跑道上的操作程序,包括應否需要進行“強制性”跑道檢查,以及評估增加跑道外來物碎片自動檢測系統的需要。

澳門民航局也對首都航空提出安全建議,建議其在飛行員的飛行模擬訓練中,加入著陸后反彈現象的修復操作練習;并加強飛行員培訓,以確保在對飛機主操控進行重大改變前,正副飛行員必須對機上儀器信息進行交叉檢查,確認后再變更。

陳建國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指出,“所有事故調查的唯一目的都是為了預防事故再度發生,而不是為了分攤過失或責任?!?/p>

原標題:
99 個人收藏 收藏

評論交流

這位訪客請「登錄」后參與評論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