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島精品??_小年阿賓_.手.動.輸.入.網.址.聯.系.客.服.人.員.lanan_shell
進入金秋9月,氣溫日漸轉涼,被炎熱的烈日折磨了一個夏日的人們,終于要迎來久違的秋高氣爽。
對于江蘇空管人而言,過去的7月和8月,意味著忙碌的暑運、屢創新高的航班量,如今暑運已進入最后的尾聲。對于這個炎熱而又忙碌的夏季,不知大家印象最為深刻的是什么?是持續的酷暑高溫?是午后突至的強降水?還是接二連三的臺風?
今天,小編就用數據帶你揭秘今年南京祿口國際機場暑期天氣,帶你重回那個炎熱而又忙碌的盛夏。
今年南京機場暑期平均氣溫29.5℃,歷史同期平均氣溫28.3℃;今年南京機場極端最高溫度38.1℃,創下近5年來極端高溫新低,而2017年南京機場最高溫度曾達到,歷史性的41.5℃,今年暑期35℃以上高溫日出現34天,南京機場歷史高溫日平均為21天,史上最熱的2017年高溫日也只有28天。
今年暑運期間,南京機場平均氣溫偏高,高溫日數遠超歷史同期,但極端高溫偏低。我們剛剛度過了一個高溫而不酷熱的夏天。
今年暑期南京機場降水日23天,歷史同期平均降水日為27天;今年暑期累計降水量416.3mm,歷史同期平均降水量為327mm,累積降水量排20年來第六位;今年最大日降水量為101.4mm,達大暴雨級別,今年的最大小時降水量出現在7月30日,小時降水量達到53.1mm。
今年暑運期間,南京機場降水特征具有持續時間短、強度強的特點。雖降水日數少于歷史同期,但降水強度明顯強于歷史同期。
今年暑期南京機場雷暴日數10天,歷史同期平均雷暴日數為14天;今年暑期17m/s以上大風日數5天,而歷史同期平均大風日數僅為0.7天,創下了20年來大風日數紀錄;今年暑期南京機場最大風速24m/s,是由于“溫比亞”臺風過境造成,位列過去20年大風紀錄的第二位,南京機場歷史風速極值為27m/s。
今年暑運期間,本場雷電活動次數較往年偏少,但大風天氣顯著偏多,極大風速偏高,這主要是與今年臺風活動較為頻繁有關。
今年夏季直接影響南京機場臺風有4個,分別為 “安比”“云雀”“摩羯”“溫比亞”,其中“溫比亞”臺風直接過境南京,臺風中心距離本場最近時僅15公里。南京機場歷史同期大多,僅受到臺風外圍云系影響,如此近距離受到臺風影響十分罕見,但今年臺風強度普遍較弱,“安比”“摩羯”“溫比亞”為強熱帶風暴,“云雀”僅為熱帶風暴級別,今年直接登陸上海的臺風有3個,而過去70年登陸上海的臺風,總共只有6個。
今年夏季受臺風影響頻繁的原因在于今年西太副高位置異常偏北,導致沿副高南側引導氣流移動的臺風路徑也異常偏北,使得往年登陸福建浙江沿海的臺風,今年登陸點北上至上海附近。由于上海距離南京較近,登陸后的臺風向西移動,便會很容易對南京機場造成較為嚴重的直接影響。
五、江蘇空管氣象保障
今年暑運期間,因天氣原因啟動MDRS大面積航班延誤預警共7次。
氣象臺預報室,發布趨勢預報99份,機場警報57份,終端區預警127份。利用“南京機場重要天氣保障微信群”,發布臺風資訊27份,一周天氣展望9份,在臺風等惡劣天氣來臨時利用微信群提供逐小時的精準氣象要素預報。
氣象臺觀測室,發布特殊天氣報告81份,場內天氣通報137份,根據南京機場夏季強對流天氣特點,總結出雨量精準觀測及通報新技術,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了雷雨天氣下管制指揮效率。
氣象臺設備信息室,積極進行相關設備的維護保養,面對設備故障,及時搶修排故,確保了整個暑運期間,氣象業務運行正常有序,在做好氣象設備保障的同時,多次組織開展科室業務學習,認真準備即將到來的華東地區自觀設備資質排查考試。
今年暑運期間,天氣復雜多變,午后熱對流天氣頻繁,臺風影響頻繁,極端天氣多發,對于航班的正常運行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氣象臺上下齊心,積極思考,主動服務,在每次復雜天氣保障中不斷的吸取總結經驗,在思考與實踐中不斷提高服務質量,保障能力不斷增強。很好的完成了暑運天氣保障工作。
進入秋季以后,南京機場天氣特征也將隨之發生變化,雷雨天氣將逐漸減少,取而代之的將是逐漸頻繁的大霧低能見度天氣和冷空氣活動。氣象保障側重點也將隨之發生變化,氣象臺將開展換季學習,迎接新的季節、新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