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島精品??_滿i8進入i3秒進入7y7y_.手.動.輸.入.網.址.聯.系.客.服.人.員.lanan_shell
在本月初的珠海航展上,中俄商飛聯合研制的CR929客機公布1:1客艙樣機,這一款真正符合大家觀念上“大飛機”標準的雙通道寬體客機步入正軌,而就在展會的俄羅斯展區,和CR929并列的還有一架飛機,可能大家的注意力都不在那里,而那架飛機,就在上周,正式開工組裝了,相較于還在設計階段的CR929,進度快的多。
俄羅斯展臺的CR929和IL96-400M
這款飛機就是俄羅斯伊爾96-400M客機。如果追溯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伊爾62和伊爾86。伊爾62一度是世界上最大的單通道遠程四發噴氣式客機,但畢竟窄體機飛遠程不那么舒服,尤其是不方便商務艙、頭等艙的布置,加上尾吊式發動機的伊爾62逐步老化,蘇聯研制了伊爾86大型噴氣式客機。但由于發動機、材料等技術的積累不足,以及缺乏設計寬體機的經驗。(有說法是這貨還追求在野戰機場起降能力,但是存疑)伊爾86航程略短,經濟性一般,但是在當時也算是一個突破。曾經的新疆航空,后來的南航新疆分公司曾短期使用過伊爾86。
南航新疆分公司的伊爾86
為滿足大航程需要,蘇聯航空部門后來以更加商業化運營的理念研制了伊爾-96客機,增加了航程,但是隨后蘇聯解體,加上隨著發動機技術的發展,四發客機安全性優勢的重要性逐步降低,雙發客機節油的優勢明顯,所以包括空客A340在內的大部分四發寬體客機處境艱難,俄制客機又普遍被當時最大的西方市場不看好,所以采用大量西方技術的伊爾96-300和加長型的伊爾96M賣得并不理想。
古巴航空的伊爾96-300和背后的俄專機
但是作為一個大國總還是需要本國的航空工業,或者一定程度上說,只要我能做出饅頭,賣包子賣燒麥的就不敢漫天要價,所以俄羅斯并不想放棄伊爾96,一方面在和中國共同研制CR929的時候提出了使用PD35大型高涵道比渦扇發動機生產雙發版伊爾96的方案,同時還提出了近期可以實現的大幅采用新技術更新的伊爾90-400M客機,而在11月20日,在沃羅涅日的生產廠,伊爾-96-400M的首架機開始組裝。
生產中的伊爾-96-300客機,注意不是本次的400M型
實際上,且不論與A350、B787、CR929這樣的新一代機型相比,即便是和777、A330這樣的上一代客機相比,采用四發動機的伊爾-96都沒有什么優勢,但是這些飛機至少保證了俄羅斯的大型飛機制造業的延續。盡管時不時有消息說俄伊爾96專機又趴窩了,但是能夠使用自己國家生產的飛機作為專機,這本身也是實力的象征,2499的痛大家想必還是沒有忘記。
采用大量西方技術的CR929即便未來可以作為專機使用,但是直接改造為加油機、指揮機等軍用飛機還是會受到外人的掣肘,C919改裝反潛機同樣面臨這樣的問題,而在所有關鍵位置都采用俄國本國制造設備的伊爾96-400M,未來替代逐步老舊的伊爾80/82指揮機或者替代伊爾78加油機,肯定更為自主方便,不至于像我們改個737還得避免被波音卡脖子。
伊爾-96-400M在商業上注定不會成功,即便是在不缺油但是機場條件相對惡劣需要冗余度更大的俄羅斯,其需求也不會很大,但是其背后體現的更多軍用價值考量,也是缺乏大型平臺的中國航空工業與軍方需要考慮,研究是否值得借鑒的。
短期內運-20是我軍最理想大型平臺,但也不是干啥都十分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