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看免費?_李賽鳳是怎么死的_.手.動.輸.入.網.址.聯.系.客.服.人.員.lanan_shell
早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就對“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新發展”理念進行過全面的論述。之后又在多個場合,不論從理論上、宏觀上還是抓具體工作的層面,總書記都運用辯證法,將“兩點論”與“重點論”相結合,對新發展理念的產生和意義作了深刻的闡述,并指明“理念是行動的先導,一定的發展實踐都是由一定的發展理念來引領的。發展理念是否對頭,從根本上決定著發展成效乃至成敗。”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十四堅持”中的第四個堅持即為“堅持新發展理念。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發展必須是科學發展,必須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必須堅持和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和分配制度,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報告告訴我們,中國任何行業的發展都必須堅定不移的貫徹“五大發展理念”。身處民航國企機務行業,在深入學習領會十九大精神的同時,我對機務行業尤其是國企機務的發展歷程進行了梳理和分析,對行業未來發展前景和面臨的問題進行了思考,在各行各業不斷地發展變化,甚至是飛躍式變革的背景下,機務行業該如何在新時代按照“五大發展理念”再出發,開啟未來之路。作為傳統的、與安全密切相關的技能服務類行業,回首過往,機務人對民航的發展和安全運行做出了巨大的、直接的貢獻。展望未來,機務行業的發展既充滿了機遇,也面臨著各種問題和挑戰。馬克思曾指出“主要的困難不是答案,而是問題。”而重要的、難處理的問題往往就是矛盾。論述機務“五大發展理念”,就需要先準確地分析機務未來面臨的機遇,識別出以把握機遇為目標,前進道路上面臨的問題和矛盾。正確的發展之路就需要著力于解決這些問題和矛盾。當然,我們要首先從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下手。因為本人是一名工作在一線城市的國企機務員工,所以以下觀點更多是偏向于針對一線城市國企機務的現狀和發展。
機遇方面,民航業近年來突飛猛進的發展存在一定的被迫性。我有幸參與探討過智庫專家們關于民航發展的部分現實問題,有些現狀就是因被迫性導致的。中國經濟在很長時間內保持高速增長,對外開放活力的加速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導致民航運輸需求的激增,倒逼民航業不得不快馬加鞭地發展,所以在發展中遇到些問題甚至瓶頸是必然的。在目前經濟發展形勢下,可以預見未來中國民航業發展持續向好的勢頭不會改變。我們有著民航強國的奮斗目標,給機務行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機務行業的產業鏈很長,一架飛機從廠家研發、制造、售前售后服務,公司選型、引進、運行到退出、轉手、退租、拆解等,機務工作在每個環節上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以前,部分環節在國內涉及不多,但將來每一個環節都勢必在中國形成產業,甚至在中國的民航樞紐城市可能會出現以機務工作為核心的產業集群。比如說飛機拆解,幾年前在中國民航還是空白的產業,如今已快速發展起來了。如果我們依舊認為“能放行飛機、能排除故障、會更換部件”是衡量機務技術的唯一標準,那就陷于狹隘的思維了。我們還可以在飛機零部件的制造和修理、工具設備的研發和制造、客艙設施的翻新和改裝、勤務保障的優化和改革等具體領域深入發展,形成規模化產業,實現“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理念。我深信隨著中國民航機隊規模的日益龐大和國產大飛機項目的落地,機務人的舞臺一定會越來越大,機務人運用其智慧和勤勞將會在更廣闊的領域回報公司、貢獻社會、實現理想、成就人生。
然而,光明前途的背后必然是曲折的道路。機務行業的發展迫切需要創新和改革,而創新正是“五大發展理念”為首的核心。黨的十九大對新時代中國社會主要矛盾做出了新的重大論斷,因此我們也應該站在新時代的歷史方位上認真分析機務行業面臨的重要矛盾。在我看來,主要有以下九項:
矛盾一:快速壯大的中國機隊規模與增長相對較少的機務工作者人數、尤其是骨干人員數量之間的矛盾。
理由簡述:2000年左右中國僅有900多架飛機,截止2017年底中國民航在役機隊規模已達到3261架。現在每年凈增加的飛機數量,就幾乎與九十年代初期中國民航飛機的總數相當。民航局適航維修領導在去年面對全行業的培訓教育中明確指出:中國民航機隊規模的增長速度遠高于機務隊伍的增長速度,機務隊伍的年輕化也日益明顯。
矛盾二:機務行業在互聯網、人工智能等創新型高科技型領域的發展和應用,相對落后于其他行業的矛盾。
理由簡述:以機務一線運行為例,將我們運行模式、工作流程、現場操作、管理方式、市場經營、產業發展等近一二十年發生的變化,與我們生活中的互聯網+、IT產品、消費方式、出行方式、通訊方式、支付方式等翻天覆地的變化對比,相對落后是一目了然的結論。
矛盾三:機務人數增長多于體制內發展空間增長的矛盾。
理由簡述:不論是以各公司總部機關還是各地區維修單位為例,可以計算近一二十年員工增加了多少?管理崗位增加了多少?尤其是金字塔頂的崗位,即便員工從200人變為800人,“金字塔尖”常態下也依然是兩個一把手。我們既不能在金字塔尖創造職位,也不能主動讓人才離開。目前在體制內已罕見40歲以下的機務中層干部,而這在一二十年前卻是稀松平常。我們認可教育水平在持續進步,那么相同的年齡,現在相比過去,在社會分工上的發展卻非“人盡其用”。這一現象不論是對人力資源的管理還是行業的發展,都是隱憂。因此,人才的可持續發展問題值得思考。
矛盾四:人們日益增長的健康意識,與一線機務熬夜強度亦日益增長的現狀之間的矛盾。
理由簡述:習總書記講“要加快推進健康中國建設,要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為核心,以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為動力,從廣泛的健康影響因素入手,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大幅提高健康水平,顯著改善健康公平。”中國政府表示2020年左右,我國將普及家庭醫生服務。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的健康意識、養生意識必然隨之增長。與此同時,一二十年前中國民航的航班量與今日卻無法相比。在那時,一線員工下了夜班還可以一起去吃個宵夜聊聊天,再早幾年甚至可以回家看“930劇場”。而現在呢?現實是,不通宵即是幸福。生活水平越高,但凡有選擇,人們普遍越來越不愿意選擇常態化熬夜的工作。對一線員工健康的關心和健康需求的保障,值得我們思考、重視。 www.aero.cn 航空翻譯 www.aviation.cn 本文鏈接地址:運用“五大發展理念”探索民航機務未來之路